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天国大辞典

陶新春起义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8 04:37:00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713页(657字)

1860年5月,贵州威宁苗族陶新春、陶三春兄弟,在杨凤起义军的影响下,假托母亲王氏“仙姑下凡”,拯救贫苦百姓,在韭菜坪(赫章境)召集苗、彝、汉、布依等族1.4万多人举行起义。

攻占以机、青兄、差朗土司衙门,夺取川、滇、黔三省间要道七星关,占据毕节、威宁和云南镇雄交界处的峰顶山、海姑、红岩尖山和骨董山。建立了纵横90华里,环周300华里的拱箐根据地。1861年6月,起义军与“假道黔省,以入蜀疆”的石达开太平军曾广依部在毕节城外会合,击败清军周学桂部。还为太平军筹集、运送粮饷,充当向导。

1863年5月,迎石达开部太平军李福犹、李文彩部到猪拱箐根据地休整。接受太平军的帮助,训练起义军,制定守哨制度,生产杀伤力颇大的“石火轮”,建立太平天囯元帅府,自任统帅,任用太平军周国瑞为军师。

起义军势力日益壮大,转战于黔西北的毕节、大方、威宁、水城,滇东北的镇雄、威信、彝良,川东南的筠连、高县、珙县等广大地区。1866年5月,清政府调集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兵力4万多人,由云贵总督劳崇先统领,四川总督骆秉章负责筹办军需粮饷,云南布政使岑毓英为前军统帅,进攻猪拱箐根据地。

陶新春率领起义军添筑营垒,扼守要隘,急调陶三春从川南回师。

在保卫猪拱箐的战斗中,“石火轮”发挥了巨大威力,摧毁清军营垒20余座,杀伤清军官兵甚众。1867年7月,清军援兵四集,围困益严,起义军内部分化,土司、土目叛降清方,猪拱箐在外攻内应下陷落。陶新春、周国瑞等被俘。

9月牺牲在黔西城,起义最后失败。

上一篇:浮桥 下一篇:太平天国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