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716页(1624字)
太平天囯时期由捻子(捻党)发展而来的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军。
1814年,御史陶澍奏称:“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血缘家族是其结捻的纽带,“打捎”是其活动的主要方式。“居则为民,出则为捻”。“恒于春秋二时,援旗麾众,焚掠自近及远,负载而归。饱食歌呼,粮尽再出,有如贸易者”。1852年,着名捻首张洛行、龚得树等以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为基地,联络河南永城、安徽亳州、蒙城、凤台、宿州等州县捻首,号“十八铺”(十八股),举众起事。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派兵途经皖、豫北伐,捻党纷起响应,逐渐由分散趋向联合。1855年秋或1856年春,各路捻首齐集雉河集,“拜盟起义”,共推张洛行为盟主,“协力同心,共诛妖鞑”。
颁布《行军条例》,建立五旗军制。
张洛行领黄旗,龚得树领白旗,韩奇峰领蓝旗,苏天福领黑旗,侯士伟领红旗。五旗之外,还有各种镶边旗、八卦旗、花旗、绿旗等。旗是捻军的基本组织形式。
河南夏邑黑旗首领王贯三亦率部与会。会盟后,声势大振,在反围剿中壮大发展,人数增至10余万。1857年,张洛行等率主力南征,与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部会师于寿州正阳关,接受太平天囯封号,蓄长发,受印信,奉正朔,并互派常驻代表,从此,两军联合。
1858年6月,按照既定部署,张洛行等放弃六安州基地,乘舟由淠水入淮河,顺流东下,占据怀远、临淮关和凤阳等地,拟“北取宿、灵、蒙、亳、颍州,直抵黄河,开创疆宇,以图王霸之业”。
1859年夏,与太平军合力攻克定远。1860年2月,张宗禹率淮北捻军至江苏清江浦(今淮阴)“打捎”,缴获丰饶。
但1859年11月失怀远,1860年1月失临淮,2月失凤阳。1861年3月,龚得树牺牲于湖北罗田松子关。9月,安庆失陷,英王退守庐州。
为实现“北连苗、张,……早复安省”的战略,天王洪秀全晋封征北主将张洛行为沃王。沃王率众自定远、来安北归颍上。1862年春,与太平军联合围攻颍州(今阜阳市)。
不久,英王陈玉成被苗沛霖诱俘牺牲。1863年,清军陷雉河集,张洛行兵败潜移,被叛徒出卖牺牲,捻军的战斗转入后期。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囯革命失败。此后,黄旗主张宗禹、蓝旗主任化邦等率部继续与太平军江北余部遵王赖文光等联合抗清。赖文光善谋,张宗禹、任化邦善战,为适应彼此皆失去根据地的新情况,易步为骑,很快组织起一支约10余万众的骑兵武装,采用流动战术,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屡败清军主力僧格林沁部。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今菏泽)西北高楼寨设伏,击毙僧格林沁,全歼僧部,旋又击败湘、淮军,突破运河防线,军威大振。1866年秋,河南许州(今许昌市,一说在中牟)分军:张宗禹、张禹爵率部赴西北“连结回众”是为西捻军;赖文光、任化邦领军在中原坚持战斗,并拟西入四川建业,是为东捻军。分军后,东捻军迭败湘、淮军于湖北,但损失亦重。入川之计受阻,遂经豫入鲁。1867年被淮军围困在黄河南岸、运河之东、胶莱河西岸与六塘河北岸的狭小沮濡的地区内,突围失败,任化邦战殁于江苏赣榆,主力解体,遵王赖文光率本部千余渡过六塘河南下。1868年初,覆没于扬州,遵王被俘牺牲,东捻军失败。东捻军失败前,曾向西捻军求救。
西捻军闻讯火速自陕北沓水桥强渡黄河,于1868年深入山西,旋整军北上,进抵北京近郊,攻敌必救,“围魏救赵”。后见敌军云集,遂突围南下,渡运河而东,进入北有天津减河、南有黄河、西有运河、东临大海之直东地带,陷入李鸿章淮军、左宗棠湘军的包围圈。8月,溃败于山东茌平南镇,西捻军亦告覆没。张宗禹投徒骇河“穿秫凫水,不知所终”。
据传,“避往沧州”。爆发于19世纪中叶的捻军,是当时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它坚持战斗10多年,活动范围达安徽、河南、山东等10省,沉重地打击了清封建反动统治。它是太平天囯最强有力的同盟军和继承者,为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立有殊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