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派
书籍:太平天国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8 05:33:32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817页(385字)
清方对太平天囯过渡性赋税的诬称。
实际上它是指由乡官按田亩临时摊派的米粮或财物。
“贡献”之举只能行之一时,而且自由纳贡者居多,数量有限,对国家财政收入和军队开支来说并非长久之计。故太平天囯每攻取一地,即设立乡官,建立行政机构,由乡官向人民派征各种财物,这便形成了“科派”。“科派”在《贼情汇纂》里有较详记载:太平军“于每村镇各举数耆老设一公所(即乡官公所),贼至作黍,使耆老周旋其间,哀告贫苦,输纳钱数百千,粮数百石,求免穷搜。
贼去则按田亩而摊之,此科派之始也”。“贼之科派不独钱米,如行军所需各物,皆悉取给于乡官,偶需锹锄千柄,或苇席千张,或划船百只,伪文一下,咄差立办”。
殷实之家承担的“科派”重于贫苦之家。这种由乡官按田亩均摊的“科派”属于往田赋过渡的不完备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