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性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02:1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35页(654字)
当一方的活动或好或坏地影响另一方而后者并不是这一活动的组成部分时,就会出现外在因素。
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外在因素产生于私人成本(或受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受益)。因此,外在因素可能是一种成本,但市场并不因此而惩罚造成成本的一方;它也可能是一种受益,但市场并不因此而奖励带来这种受益的一方。例如,钢铁厂造成的烟雾损害附近居民的健康,但钢铁厂虽没有给予赔偿或受到惩罚。
一家厂商训练的劳动力在工人变换工作时使另一家厂商受益,但前者并没有得到补偿或受到奖励。
外在因素有时被称作市场失利。在存在外在因素的情况下,甚至完全竞争的市场也不能有效地配置其资源。如果钢铁生产者在决定其成本和产量水平时,不考虑烟雾污染的外在成本,钢的价格就会低于社会生产成本,而钢的产量也将无效率地高。同样,如果训练劳动力的厂商仅考虑自身的受益,就不会花费更多的费用去培训劳动力,以致劳动力的培训要低于社会最佳水平。
外在因素这一概念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都是极为重要的。在经济理论方面,外在因素的存在使帕累托的最佳条件不可能达到;在经济政策方面,外在因素的存在为政府干预私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政府的重要作用是使外在成本内在化。政府可根据处理烟雾污染的费用对钢厂课税,使生产钢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并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
税收可以产生足够的财政收入,政府可以用此净化污染或补偿附近居民遭受污染的损失。
上一篇: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下一篇: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