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16:1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239页(529字)

指人们对货币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即一般人往往不考虑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尚只注重货币的面值。

因此,当货币工资与一般价格水平同比例增长时,实际工资固然维持不变,但具有货币幻觉的人却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境况比以前更好。这种对货币价格的虚假判断以及它所反映的只看重货币名义值而忽略其实际购买力的心理状态,是货币幻觉产生并维系的主要原因。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例如凯恩斯)相信货币幻觉是很强烈的,以至于在决定一般劳动者行为的过程中,货币工资水平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实际工资水平。故而,当一般价格水平与货币工资等比例下跌时,尽管实际工资水平依然如旧,但劳动供给却会发生相应的萎缩。

但若上涨的价格与不变的货币工资结合在一起引起了实际工资下降时,劳动供给却有可能保持原状。由此可见,货币幻觉效应的存在促使劳动供给量在实际工资不变时有较高的货币工资弹性,但对一般价格水平涨落所引起的实际工资波动却无动于衷。结果,货币幻觉在短期对消费函数势必有较大影响。原因是,即使实际工资不变,货币工资与物价水平的等比例上涨也会牵动实际消费水平。

因此,如果货币幻觉非常强烈,则货币工资较易上涨,不易下跌,想通过弹性的货币工资来调节劳动市场的供求是力不从心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