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16:3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242页(733字)

它经常用来表达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命题,即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经济体系的价格水平,而不影响它的实际产量。

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是中性的。

强调货币中性的理论假定所有市场价格和工资都具有伸缩性,个人不受货币幻觉的干扰,价格的预期弹性为一,以及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产生分配效应。在这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比例地增长,而不影响经济体系的任何实际变量,诸如相对价格、利率、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以及产量构成。

由于这些条件在短期内可能得不到满足,因此数量论理论家在坚持长期货币中性同时,也强调货币在短期的非中性意义。例如,I·费雪认为,名义利率可能要滞后于货币增长所引起的膨胀率的变化。这将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企业家借贷和投资,最终影响总体经济活动。

M·费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在长期来看主要影响价格,而在短期它主要影响产量。

7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使货币非中性问题获得了进一步的解释。

卢卡斯认为,个人没有能力确定与他相关的价格的变化究竟属于一般价格水平变化范围(不影响相对价格),还是属于仅仅是那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相对价格)。按照这一观点和市场结清的假定,卢卡斯认为,只有未预料到的货币数量的变化才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而预料到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将导致价格同比例的变化。这一理论的逻辑结论是,如果公众在政府宣布的货币政策的框架内预见到了政府将要实施的行动,那么这个货币政策也是中性的,即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将不会对经济体系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