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6:15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426页(848字)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本世纪西方经济学“数学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把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兼容并蓄的特点。简言之,“计量经济学”是对已成形的经济理论所进行的实证统计考核。

计量经济学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1)建立某一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式,找出研究对象的有关变量。

再按照经济理论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用联立方程式完整地表述出来。(2)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实际统计资料中估算模式的参数值,估算时一般都采用最小平方法(least square method)来求取参数的估测值。(3)运用数理统计学关于检验统计假设的原理,验证已经估测出参数值的模式所包括的变量、变量的结合方式和结合程度,能否作为所研究对象客观情况的一个代表,也就是验证理论是否反映客观实际,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加以修订。

(4)再将预计和已知的前定变量数值代入已测算出参数值的模式之中,求出下一期的预测值。通过这种预测,既可以重新调整理论模式,又可以填入有关自变量的新数据,并分析出它们对内生变量的可能影响。

计量经济学在西方的迅速发展,是最近50几年的事情。1930年12月,一些着名西方经济学者,如费雪(I.Fisher)、弗瑞希(R.Frisch)、彼特(J.Schumpeter)、舒尔兹(H.Schultz)等人在美国正式组建了计量经济学学会。自后,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颇受欢迎的应用经济学,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能不指出,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曾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局部均衡理论及收入和就业理论中的问题。

在局部均衡理论方面,有人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式来估算供求函数,预测单一市场的价格并估算成本曲线。在收入理论方面,有人曾利用这种模式预测过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需求以及货币总量需求。尽管西方经济学家试图建立有关整个经济的宏观计量模式,但至少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取得完全的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