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利安尼,F·

书籍: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8:33:1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第664页(1767字)

【生卒】:1918—

【介绍】:

美籍意大利经济学家,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18年出生于意大利罗,早年就学于罗马大学并于1939年在该校获法学博士,毕业后迁居美国。1942-194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巴尔德学院任经济统计学讲师;1946-1948年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讲师、助理教授;1949-1952年在伊利诺大学任经济学副教授、教授;1952-1960年在卡内基工学院工业管理系任经济学教授;1960-1962年在西北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67年、1974年及1979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鲁汶天主教大学和贝加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作为美国着名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莫迪利安尼在国际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曾先后担任过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长(1962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6年)和美国金融学会会长(1981年)。1976-1981年间是国际经济学会的副会长。

在经济学术领域内,莫迪利安尼除系统地阐述凯恩斯革命、古典经济学与货币主义的关系以外,还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稳定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他参与并负责建立的联邦储备系统经济模式对美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他首先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Life-cycle hypothesis),并利用这一假设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了重要的修正,完善并丰富了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分析。

如所周知,在凯恩斯主义体系内,预测和调节消费需求,是稳定经济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储蓄作为收入减消费的差额,又是关系到投资以至经济稳定或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但是,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论述,只是从心理分析角度起步的,与西方社会中的实际消费状况和储蓄状况难以合辙。

针对这一问题,莫迪利安尼一反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方法,全面地考察了消费者一生中不同阶段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由此导出了他那着名的生命周期假设。

这一假设的特点在于:它假定消费者总是想把自己毕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支出中进行最优的分配,以便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

因此,消费者的一生至少可分为两个时期:收入大于消费的正储蓄时期与收入不敷消费的负储蓄时期。

如果前一时期是指壮年时期的话,那么后一时期就包括了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莫迪利安尼认为,根据这种时期分类方法,一个人对于消费的安排是从一生各阶段的收入与消费关系来考虑的。由此推论,消费者要想在一生结束时有正储蓄,其壮年时期的平均消费倾向应当是比较低的。因此,存在收入与储蓄间的正相关。

莫迪利安尼的上述分析暗示:(1)一个家庭若处于零收入的条件,它仍然可以有消费支出,只不过此时的消费支出是靠负储蓄来维持的。

但它的收入不能永远是零,若那样它就不能作为独立的消费单位而长期存在了。(2)在一个总人口与总收入不变的社会中,个人净储蓄总额将是零。退休者的负储蓄刚好弥补工作者的储蓄,工作者从事储蓄的唯一目的是为未来可能的负储蓄作准备。然而在一个人口不断增长或人均收入递增的动态社会中,个人净储蓄总额将是正值。

此时,目前的工作者(即未来的退休者)人数将多于过去的工作者(即现在的退休者),并由此对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推动力。

莫迪利安尼的主要着作有:《国民收入与国际贸易》(National Incom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与H·尼塞尔合着,1953);《计划生产、存货和劳动力》(Planning Production,Inventories and Woking Forces)与他人合着,1960);《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文集》(Colleted Papers of Franco Modigliani,1980),共三卷:第一卷《宏观经济学论文集》;第二卷《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第三卷《金融理论与其他论文》。

上一篇:米克,R·L· 下一篇:布坎南,J·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