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77页(812字)
【生卒】:1848—1923
【介绍】:
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出身贵族,为其父流亡法国期间于巴黎出生。1858年回国后就读于都灵工艺学院,1869年获工程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先是在意大利的两个铁路公司就职,后来又在佛罗伦萨一家银行所有的铁矿上任总监。
1889年他放弃实业过着半隐居式的生活,几年间写了至少167篇文章,其中多半是尖锐攻击政府的檄文,也有些更偏重于学术争论。从1893年起,先后被洛桑大学聘为政治经济学临时教授、终身教授。1906年,他在自编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写作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教材》,其中特别提出“最优状态”概念,从而奠定了现代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他晚年因认为经济学无法解决具体社会问题转而研究社会学。
1916年写成不朽的百万言着作《社会学通论》(又译《论旁道社会学》或《思维与社会》)。在晚年生活中,帕累托忍受着心脏病的折磨,过着隐居的生活。期间,他曾被选为意大利王国的参议员,被指定为日内瓦裁军会议的意大利代表,并被邀请为墨索里尼的私人期刊《阶级组织》的撰稿人。1923年8月19日,75岁的帕累托偶染小疾后去世。
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得意之作《社会学通论》中,主要观点为:(1)认为社会学是法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历史学、宗教历史学等多种专门社会学科的综合,其目的在于研究整个人类社会,揭示人的行为、社会结构、社会均衡和社会变动的决定力量;(2)提出应当用逻辑实验论来研究社会,对社会现象总结时要排除伦理学和一般价值因素的干扰而必须严格遵循逻辑的准则;(3)提出精英及精英流通理论,认为精英的流通被阻塞,就会破坏社会均衡,就会使社会秩序紊乱,为此,必须开拓新的流动渠道;(4)对逻辑性行动与非逻辑性行动、团体利益和有益于团体的利益做了区分。其中帕累托的精英理论曾受到法西斯主义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