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人口两性分布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07:00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299页(898字)

【释文】:

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聚集的状况。

在人类总体内部,人口的性别构成的差异不大。一般为男性占51.1%,女性占48.9%。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差异与各年龄组男女死亡率不同,因此在不同年龄组与不同地区之间的性别构成又有所不同。通常在新生婴儿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婴占52%,女婴占48%,性别比为105(或106)左右。

在成年人中男女比例大体相等,而在老年人中则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约为女性占60%,男性占40%。

两性分布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是不同的。

一般发达国家或地区女性略高于男性,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则正好相反。欧洲许多国家男性少于女性,亚洲许多国家则男性多于女性。

非洲男女数基本相等。美洲与大洋洲男女人数基本趋于平衡。(美国、古巴女性略多)。

别外,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战争、移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重大社会变迁等都会给两性分布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

(1)战争。战争往往伴随着大批的人口死亡,而这些死亡人口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因此在战乱国家中女性比例大大超过男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损失人口超过2000万人,以致1959年人口统计中性别比为81.8。

(2)迁移流动,一般来说,人口大量迁入而又占到本国人口相当比例的国家,人口性别比偏高,男性多于女性。因为迁入人口中大量系男性人口,且为青壮年人口,而在有大量人口迁出的国家;往往使本国人口性别比降低。在一国内部,特别是当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会造成农村人口性别比例降低,有些农村地区男性青壮年人口十分短缺。(3)宗教信仰、旧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

在笃信宗教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重男轻女,提倡多生男婴、溺女婴,忽视女性人口的健康,造成了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人口,从而出现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的高性别比。

人口的两性分布是反映两性人口聚集状况的一个范畴,它的分布是生物因素(如新生婴儿女性比男性死亡率高等)。人口再生产类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上一篇:人口爆炸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