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角色扮演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36:15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497页(733字)

【释文】:

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将自己设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上,模仿他人角色行为的现象。

由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H·米德在进行角色分析时提出。米德认为,角色扮演就是个人在想象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他人,以他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觉,预测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并预料他人对自己的行动会作出何种反应。

符号互动论者认为,个人通过角色扮演来拟定自己的角色,而角色扮演是成年人相互作用的特征,因为每个角色都要涉及到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例如,如果没有“学生”的角色,就不可能设想出“教师”的角色;只有联系到对学生角色行为的期待,才能规定对教师行为的期待。

所以,所谓相互作用过程,实际上意味着处于各种角色中的人总在验证着他们对其他角色的看法;而担任着其他角色的人作出的反应,则会强化他们的看法或对他们的看法提出疑问,从而使他们保持或改变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扮演不仅是成年人相互作用的特征,而且是社会化过程(即学习社会角色)的基础。米德曾对角色与“社会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特别集中论述了儿童如何认识社会,并通过表演角色和扮演他人的角色而成为社会人。此后,一些学者又进一步丰富了米德关于角色扮演的论述。

如T·萨宾提出,人们在扮演他人角色方面具有的能力或才能有所不同。美国社会学家R·特纳则对以下几种角色扮演加以区分:(1)个人实际采取了他人的角色观点的角色扮演;(2)个人不采取他人的角色观点的角色扮演;(3)反身的角色扮演,指个人使自己处于他人的角色地位上,目的在于了解他人如何看待自己;(4)非反身的角色扮演,指个人并不关心他人对自己和自己的角色的估价。

上一篇:角色认知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