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自然环境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3:53:52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613页(1682字)

【释文】:

亦称“地理环境”。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指构成人们生活和活动的自然条件的那一部分,而不是指整个无限的自然界。具体说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地形、土壤)和各种自然资源。

根据被污染或被改变与否的标准,可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所谓原生环境就是指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它是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组合。城乡社区的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环境。山地的村寨不同于平原的集镇,江南的水乡不同于北国的山庄,沿海的港埠不同于内陆的城堡。

所谓次生环境是指被污染或被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如被污染了的大气,被污染了的水体,被污染了的土壤,被破坏了的林木或草地,被绿化了的荒坡或空地。不同环境状态有不同环境问题。

如地震、火山、海啸、暴雨、洪水、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工程病害在自然界本身就存在,我们称之为原生环境问题。

而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退化(如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和环境污染,则被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与原生环境问题有些是不好分开的。很多所谓原生环境问题,其实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如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暴雨就容易成灾,引起水土流失。这些看来是自然界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首先,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即存在于现实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次,自然环境好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自然环境能起加速或阻滞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为对社会物质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也表现为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不同影响。在生产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温和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同干燥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相比,有利于促进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矿藏丰富同矿藏贫乏相比,有利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平原地区同山丘地区相比,则有利于发展交通。

再次,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还表现在人类生活要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

自然界在百多万年以前就已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维持这种平衡的基础是有规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其中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是自然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的先决条件,物质收支平衡和气体交换平衡,则是实现这个稳定状态的物质基础。如果人类破坏了这种自然界的正常功能,也就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关系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结构,而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

随着人类长期不断地改变自然环境,特别是随着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迅速发展,要求人类保护环境以保持自身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也就更为突出了。但无论如何,自然环境毕竟只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的条件。

因为,自然环境只有通过社会生产过程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而且,它对社会发展的具体作用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人类出现以后,对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依赖关系。

100万年前,原始社会最初的人类同其它动物差不多,虽然能够制造工具,但也只是一些用石块、树枝制造的简单工具、用之采果实,打野兽,人类对自然界完全是一种依赖的关系,靠天然的动植物来维持生存。二、顺应关系。1万年前,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懂得了顺应自然,学会了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人类的食物来源主要靠作物和家畜、家禽来提供,但是农牧业收成的好坏却完全“靠天吃饭”,靠大自然的恩赐。三、掠夺关系。

200多年前,人类发明了机器,进入了工业社会,对燃料、原料的需求加速增长,开始对矿产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对森林进行破坏性的砍伐,同时,在工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物质,污染了环境。

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尚处于幼稚阶段。

四、和谐关系。二战后,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猛增,于是出现了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于是人们开始觉悟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片面强调改造自然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该同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步走向成熟。

上一篇:三次浪潮 下一篇:新编社会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