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社会学辞典

优生学

书籍:新编社会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4:02:16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新编社会学辞典》第687页(915字)

【释文】:

关于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

以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为基础,与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科学。

遗传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障碍,人们迫切希望用科学办法提高新生儿质量,实现优生。

优生包括:减少以至消除有严重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的出生(又称“消极优生学”);增进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体的繁衍(又称“积极优生学”)。

优生学的任务就是促进有优良素质或健全素质的人口增加,并防止不良素质人口增加,以改进人类的素质。要求通过禁止近亲结婚、采取婚前检查、产前诊断、选择流产等措拖保证人类优生,为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优生学是英国高尔顿1883年首先提出的,他的定义是:“在社会控制下,全面研究那些改善或损害后代在体力和智力上的种族素质的各种动因。”1905年,第一个国际性的优生学组织成立。1907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优生法。当时流行在英美和德国的种族主义者,冒用优生学,提出了一些荒谬论点,如:在生存竞争中,具有优良遗传素质的人是“胜利者”,应成为统治者,遗传素质恶劣的是“不适者”,应是被统治者;不同阶级和种族间,存在着天然的遗传上的优越者和优劣者。这些论点偏离了优生学研究的宗旨。1919-1920年,优生学传入我国,5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现代遗传学、生物学、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遗传信息基因的改变,常常会引起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出现病态,而许多遗病大都是由于遗传信息分子结构的改变所造成的;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患有遗传性、先天性疾病的婴儿也相应增加,人口质量受到严重威胁,使优生学受到广泛重视,并认为是一门控制人口质量的学科。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检查,近亲不能结婚以及对孕妇的各种保护措施,都是从优生学的原理出发,为了使后代能健康成长,免除个人和家庭的许多不幸,并减轻国家、社会的负担。

1981年,我国首次举行了“全国性优生学科普讨论法”。优生学的研究,对提高我国人口质量,保证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