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包干
书籍:新编会计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12:20:10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会计大辞典》第397页(347字)
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一种形式。
财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在保证事业发展计划完成的前提下,把年度及一定范围的预算支出指标,下达给事业单位,实行“费用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事业单位的结余资金,大部分用于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少部分用于集体福利与职工奖励。由于预算管理的形式不同,预算包干办法也有多种模式。目前,全额预算单位实行的是“核定任务、全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不宜全面核定任务的单位,则实行“划定范围、部分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差额预算单位实行“定收定出、差额补助、超收节支留用、超支减收不补”的办法。
属于事业性质企业经营的农业事业单位,则采取“财务包干”或“自收自支”的办法。属于后者,国家预算一般不再划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