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节
书籍:新编财政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1:06:2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755页(512字)
为保证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国家对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及其构成等重要经济活动进行调整。
前者主要表现为各部门的产值;后者主要表现为各种社会基金,包括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又具体化为工资性开支、财政、信贷及外汇收支等。由于在再生产活动中,不平衡是绝对的,所以要经常进行宏观调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的手段主要是财政、金融。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大都以直接调节为主,即由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规定生产、建设、流通等各种实物量及其价值量的指标,并统一分配各种物资和资金,由基层企业、建设单位等保证实现。
采用这种调节方式,由于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集中过多,使企业活力不足,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既能保证宏观比例协调又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将由直接调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间接调节为主。
实行间接调节,国家计划将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过渡到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国家主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其中包括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同时辅之以行政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促使指导性计划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