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财政大辞典

资产负债表审计

书籍:新编财政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2:11:2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861页(717字)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审查,判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一种审计。

资产负债表审计是现代财务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于1910-1930年间由“信用审计”发展而来。20世纪初的美国,短期金融方式在信贷活动中占居主导地位。

关心借款单位的偿债能力的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认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资产的变现能力和销售能力的大小。资产负债表作为反映企业一定时日财务状况的综合报表,正好提供了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和销售能力的资料。因此,当时的审计主要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检查,来判明企业的流动资产是否确实存在,流动负债有无遗漏,“或有负债”是否有足够的担保,各项债权收回的可能性如何,等等。由于这种审计主要为银行等信贷机构判明企业的信用状况服务,因而称作信用审计。后来,人们把这种信用审计的实务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并推广到信用调查以外的审计目的,形成资产负债表审计。与详细的帐簿审计相比,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尽量摆脱会计帐簿的束缚,而采用现场调查、监督或参与盘存、函证、询问等方法,独立地核实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是否确实存在,有无遗漏或虚报,借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资产负债表审计中,主要查明以下事项:(1)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在特定的时日(即报告日)是否确实存在?其所有权及计价是否真实、正确、公允?(2)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其他帐外或表外资产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作充分披露?(3)各项负债发生的理由、时间、数额等是否正当、合理?大约在1930年代以后,财务审计由资产负债表审计发展到财务报表审计。

上一篇:帐簿审计 下一篇:新编财政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