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税收大辞典》第690页(287字)
指一定时期内某种应税产品实际课税数量占该产品生产量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

产课比是编制税收计划确定课税数量使用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经济计划指标的产量一般不等于课税数量,生产的工业产品须销售实现,按税法规定扣除产课差后的实物量才是课税数量。所谓产课差,是指由于有一部分产品按税法规定不纳税或免税,有一部分工业产品在生产流转过程中发生自然损耗和损失所产生的应税产品的产量与实际课税产品数量的差额数。
如发电量,要扣除自用和输电损耗,这就是产课差。
产课差是绝对指标,产课比是相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