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
书籍:古语词今用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2:40:14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四川辞书出版社《古语词今用词典》第94页(674字)
古代的两种形状相似的兵器。
钺大于斧,军中杀人所用。春秋时,楚康王死后,其子员(或作麋)立,是为郏敖。公子围被任命为令尹,主管军事。
郏敖四年,员患病,公子围以进宫探望病情之机,纹杀员,篡位为王,是为灵王。后来,楚军活捉了齐国的庆封(庆封是齐国大夫,与崔抒谋杀庄公而立景公,得以为左丞相)。当灵王意欲杀掉庆封时,大夫椒举劝说楚王:我听说自己无缺点的人,才有资格杀戮他人。
如果君王之事被庆封在诸侯中宣扬开来,那对君王有何好处呢!“王弗听,负之斧钺,以徇于诸侯。”(楚王不听椒举劝说,仍然让庆封背上斧钺,在诸侯中游行示众。
)还让其喊道:你们不要学庆封的样子杀死他的国君,削弱他的孤儿去和大夫会盟。而庆封并不按其要求喊话,反而边走边喊:你们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围那样,杀死他哥哥的儿子员,并取代他的王位,去和诸侯会盟!楚王听后,遂将封杀之。后灵王之子被人所杀,自己也没有好的下场。(《左传·昭公四年》)后引申为:刑罚、杀戮。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古代的两种形状相似的兵器。郭沫若《柳亚于诗词选·序》:“亚子先生今不朽,诗文湖海同长久。敢言振发天下聋,刀锯斧钺复何有。”
②刑罚、杀戮。谢觉哉《哭凌波同志》:“劳苦、饥饿、斧钺,在他看来,若无其事。”吴慈生《中国历代政治家·唐太宗》:“魏征是唐太宗最好的谏臣。他直言敢谏,不避斧,在原则问题上甚至不顾皇帝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