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2:57:5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171页(963字)

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所表现的全国范围内各种经济形式的全部建筑、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所需的资金总量,以及与其直接相关所需的其他费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总量指标之一。它有多种分类和计算方法。

按投资的所有制,可分为全民所有制投资、集体所有制投资、个体经济投资、私营经济投资和利用外资投资等。按资金来源分,有国家预算投资、“拨改贷”的财政预算投资、地方或部门自筹资金投资、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社会集资以及个人投资等。按投资用途分,有基本建设、更新改造、专用设备、工程开发扩展投资等等。此外,还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部门、投资构成和投资布局进行分类计算投资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社会经济运动中总需求量的主体内容,它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平衡和结构的合理,从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适度的即总量和结构合理的投资规模,有利于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我国在过去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过多次经验教训,常常主要因预算外投资过大,结构不合理,形成总规模失控,造成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速度。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规模必须要有科学的计算,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控制,尤其要严格控制预算外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结构和投资布局。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投资方向、投资构成采取不同的办法。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稳定发展,必须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关键之一是适当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使之与国力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投资规模过大而结构又不合理状况,必须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投资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责任,按照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各项有关投资的法规章程,加强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加强各级领导对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切实管住管好投资规模,保证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