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45:0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550页(1638字)

邓小平1985年8月28日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谈话的一部分。

穆加贝曾于1981年来华访问,邓小平接见过他。这次谈话,邓小平向穆加贝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所经历的艰难复杂的路程,总结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经验教训,并指出,只有改革,才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这一谈话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总结了我国建国30年来的经验教训,指出了极左思潮给全党和全国人民造成巨大危害,要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他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毛泽东主席逝世这段时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搞了土改,搞了第一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搞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情做得非常好。1957年开始有了一点问题,问题出在一个“左”字上。

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是必要的,但是搞过分了。“左”的思想发展导致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比较大的错误,使我们受到惩罚。以后就搞了“文化大革命”,走到了“左”的极端,极左思潮泛滥。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是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中国过去就是犯了性急的错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纠正极左思潮。

但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纠正极左思潮的同时,还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四项基本原则。

如果不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纠正极左就会变成“纠正”马列主义,“纠正”社会主义。第二,从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角度,阐述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丰富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我们在一个长时期里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第三,强调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改革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第四,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要充分发挥国家机器作用的论点。

我们的国家机器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暴力工具,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组织。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国家机器的重要作用,要时刻用它来捍卫社会主义建设。

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因此,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

邓小平的这一谈话,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论述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篇谈话,可以看作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雏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