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整顿 整饬 整 理 收拾 拾掇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599页(1456字)
整理zhěnglǐ 整顿zhěngdùn 整饬zhěngchì 整zhěng 理lǐ98、290.290、608收拾shōushi524、600 拾掇shíduo524
动词。
表示“使有条理、有秩序、由紊乱变整齐”的意思。
“整理”强调使凌乱的变为有条理的,使不够完善、不符合要求的变为完善和符合要求的;多用于行装、房间、队伍、材料、文化遗产、机构等较具体的东西,很少用于抽象的事物,只有时和“财政”或“财务”搭配。例如:“还有一小时就要开车了,可他还没有把行装整理好”;“现在整理旧稿,加了两章”(茅盾:《锻炼·小序》);“必须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和整理财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整顿”强调使混乱的变为有秩序的,使松散庞杂的变为紧凑精干的,使不健康的、不健全的变得健康、健全起来;含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的意味;意思比“整理”重些;多用于组织、纪律和思想作风等抽象事物,也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例如:“各地的政府机关都要精简机构,整顿组织”;“学校大力整顿纪律之后,出现了好学风”;“我看外交不久就要没有问题,于是同心协力,整顿学风,学生又要吃苦了”(鲁迅:《书信·曹靖华·二二);“整风就是整顿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老猎人命令打猎人排成横队,整顿了马鞍子,准备好枪枝、子弹”(《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
“整饬”强调使变得有条理;使用范围比较窄,一般用于纪律、机构、行装等;是文言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不在口语里使用。例如:“闯王还要雷厉风行地练兵和整饬纪律”(《李自成》,第一卷上册);“二人换剑毕,聂政整饬行装”(《沫若文集》,第三卷)。
“整”和“理”都和“整理”意思较一致,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整”还强调使变整齐,含有“使完整或归一”的意味;可以和“装”固定地搭配。例如:“书放得太乱,我得好好地把这两柜书整一整”;“我在吴国囚禁三年,从早到晚,望着一寸一寸的光阴过去,朝朝夕夕盼望奔回越国,重整江山”(曹禺等:《胆剑篇》);“早上七点,全体人员已经用完早餐,整装待发”。
“理”更强调使凌乱变得有条理,口语色彩比“整”明显,只适用于口语。例如:“大为翘着细细的指头理理头发”(刘亚舟:《男婚女嫁》);“抽屉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你不该理一下吗?”。
“收拾”强调使恢复或者使能处于较好地起作用的整齐状态或正规状态,适用于衣物、杂物、行装、屋子等;多用于口语,口语色彩也比“整”明显。例如:“你今天究竟走不走?出门的衣服我可都给你收拾好了”(《曹禺选集》);“小刘,快收拾东西,叫你马上出发”(刘真:《长长的流水》);“春节前两三天,大娘就彻底把屋子收拾干净”。
“拾掇”侧重于把散乱的东西归拢好,使整齐;是口语用语,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闯王爷,我的东西已经拾掇齐楚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阿贵讨了个满脸没趣,吟吟沉沉地自言自语着,拾掇起那一担破烂东西,溜出震南村”(欧阳山:《苦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