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 讥讽 讥诮 讥刺 挖苦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5:13:51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138页(1072字)

讽刺fěngcì 讥讽jīfěng 讥诮jīqiào 讥刺jīcì 挖苦wākǔ

动词。

表示用含蕴、旁敲侧击而尖刻的话来指责或揭露、批评。

“讽刺”强调指责的话语比较含蓄或不那样直接明显,但是也批评或揭露得有力;含有“用比喻或夸张的手法来揭露、批评”的意味;可用于人民内部或敌我之间。例如:“你是有意讽刺吗?”(《沫若剧作选》);“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曹禺:《雷雨·序》);“社外的单干户,讽刺他们”(李准:《春笋集》);“‘我们作丫头的害病,只要医生来看,那就是很好的福气了,’翠环的声音里带了一点儿讽刺的调子,她自己也不曾注意到”(巴金:《秋》)。

“讥讽”“讥诮”“讥刺”都强调指责的话语旁敲侧击并且尖刻,意思都比“讽刺”重。“讥讽”含有“指责或揭露用上比喻、夸张或一般含蓄方式”的意味;也可用于人民内部或敌我之间。例如:“你是多么不幸啊!象有一个人在嘲笑讥讽他,他感到悲哀和伤心,泪差一点掉下来”(冯德英:《苦菜花》);“‘司令!现在你是俘虏了!’剑波讥讽地说道”(曲波:《林海雪原》)。

“讥请”含有“用冷言冷语进行指责”的意味;一般用于人民内部;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她们碰见阿洪就讥诮说:‘你算什么男子汉,连个老婆都降不了!’”(黎汝清:《海岛女民兵》);“大家听说是六十块钱买了两匹马,也就不再讥诮他,有的还佩服他眼力不错”(李准:《春笋集》)。

“讥刺”含有“指责的话尖锐有力,投击要害”的意味,意思最重;可用于人民内部和敌我之间;也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他平常不大喜欢与人交谈,但一说话则话多锋利不逊,尤善于讥刺别人”;“我想:这意思大概要算讥刺我”(鲁迅:《集外集》);“‘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是讥刺华元的谐语”(《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陆游当面讥刺了秦桧的贪安误国”。

“挖苦”强调用尖酸刻薄的话来揭发别人的缺点或错误,含有“使人难堪丢脸”的意味;一般用于人民内部。例如:“作者对他的那种书呆子气是有所讽刺的,但没有嘲笑和挖苦,当然也给予很大的希望”(《语文学习》,1979,7);“他抬起大手抓抓后脖梗努力想了想,却不知为什么连一个风趣又挖苦的词儿都没有了”(冯骥才等:《义和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