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 生机 生气

书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4 15:42:30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203页(879字)

活力huólì 生机shēngjī 生气shēngqì

名词。

指旺盛的生命力,很好地生存或生活的能力表现。

“活力”强调生存的能力较强,含有“活跃、很有精神”的意味;一般用于人、动物。

例如:“人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硝烟炮火中奋力支前的巾帼英雄,感到了这位老革命身上蕴藏着的活力和声威”(《小说月报》,1982,3);“这些皱纹和见黑的胡茬茬虽然明显,却还是掩盖不了他那二十六岁的青春活力”(冯德英:《迎春花》);“这匹老,瘦得不行,好象有点病,没有多少活力”。

“生机”强调生命存在和发展下去的机能表现得很强;一般用于人、植物以及生长植物的环境。

例如:“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春翠竹”(袁鹰:《井冈翠竹》);“这座古老的省城正在勃发着新的生机”(《收获》,1982,1);“无数片绿叶织结在一起,真象充满生机的绿荫”(《小说月报》,1982,3);“在没有组织没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已闭止”(《李大钊文选集》)。

“生气”强调有着很好地生存或生活的气息,含有富于朝气的意味;除用于人外,往往比喻地用于事物;常同“勃勃”搭配,但只能出现在它的前面,构成固定词组。

例如:“你不象刚来的时候那样有生气了!”(《小说月报》,1982,3);“禁锢多年的语文教学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局面”;“社会主义是生气勃勃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日报》,1978.12.24);“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充满了生气的一天又开始了”(艾明之:《她和她的歌》);“他们所以还能存在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