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20:1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64页(640字)

有机体后天习得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适应环境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反射活动。

按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可以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工作的代表人物,他用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大量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程序通常为:在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如食物)之前很短时间内呈现条件刺激(任何机体可以感受到的刺激,如铃声),这种结合呈现(铃声+食物)多次进行,最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只有铃声)就可以引起原来无条件刺激(食物)引发的反应(唾液分泌),表明经典条件反射建立了。

操作条件反射工作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建立操作条件反射的程序为:将有一定驱力状态(如饥饿)的动物放入实验箱内,待它做出一定动作或操作(如按杠杆)时,给予动物强化(如食物),重复多次后,动物会为了强化而主动反应。操作条件反射中,动物必须通过某种操作(或活动)才能得到强化,操作只是达到得到强化这一目的的手段或者工具。

上述两种条件反射都以强化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为前提条件,因此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动物必须主动地操作,而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动物被动地接受刺激。

在现实生活中,操作性条件反射比经典条件反射的数量大得多。

在一复杂的反射行为中,往往是既包含经典条件反射,又包含操作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可以帮助有机体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