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21:5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75页(568字)

又称“时间分配”。

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注意分配的现象,如课堂上一边抄写题目一边思考解题方法,或者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和人聊天等等。在研究注意分配能力的心理学实验中,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注意分配的能力:K=。其中,L表示单项刺激下左手按键正确反应次数,R表示单项刺激下右手按键正确反应次数,相对应地,L′和R′分别表示复合刺激下左、右手按键正确反应次数。

若最后得分K大于0.5,说明被试具备了注意分配能力;K越接近于1,说明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测定发现,K值大于0.5的学生在初中二年级占88%,在高中二年级增加到92%。这说明,随着青少年期大脑神经系统兴奋-抑制机能的基本成熟,青少年已逐步具备了注意分配的能力,这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定还发现,在初中二年级,注意的分配能力达到了0.6087;而到高中二年级,只增长到0.6201。

这说明,由于长期的学习生活的要求和教师的严格训练,青少年的注意分配能力在少年期即可达到较高水平,并在青年期稳步地继续发展。另外的研究表明,在青年初期时,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把握好注意分配能力形成的条件,注意分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从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新的保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