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45:4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147页(508字)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一般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它是一个经常如何对人、对事和对自己所表现的基本特点,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性格是在个体生活中,在家庭、整体、社会的影响下,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个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逐渐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包括对事物的好恶和评价,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人的行为活动中,构成了个人特有的行为方式,即性格。
比如,有的人对人热情、真诚,对自己谦虚、律己;而有人对人虚伪、刻薄,表现得自高自大。
由于性格是那些稳固的个性特点,所以,在某种情况下,那种一时的、情境性的、偶然的表现,都不能被看做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世界观,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它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如忠诚、坚定、勤劳和勇敢等性格,对社会就有积极作用。此外,性格还影响气质、能力的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比如,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国家、集体的事业上;而自私自利的人则用于谋取个人利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上一篇:个性的社会化过程
下一篇: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