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德育思想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54:4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66页(771字)

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提出的一种以“礼义”教育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道德的起源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说。认为人生而有“好利”“耳目之欲”,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必须导化和限制人的性、情,以礼义等加强对人的教化,以“养”适当满足其一定的物质欲望,并辅之以法治,以达到“群居合一”的目的。

因此,道德教育一方面可起到养情化性的作用,使人的情欲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良好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正常的生活关系。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2.关于道德教育内容。

孔、孟以“仁”为德的最高境界,荀子则把“礼”看成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他认为,“礼”是人修身的最高标准,也是治国的根本。所以,礼也是社会规范、行为道德准则教育的最高要求和核心内容。除此以外,荀子认为,诸如仁、义、忠、孝、信、诚、慈、惠等等内容也是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荀子的道德教育方法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师法之化。

一个人只有通过“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然后才能“公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2)积善成德。“圣人者,人之所积致也”。

(3)注销习俗。

“注销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道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儒效》)(4)善假于物,要修身成德,必善假于客观外物,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5)以心知道。

人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的产生,还要靠“心”的作用。“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之情之所欲”。

(《正名》)有了清醒理智的头脑,道德行为便可成为一种自觉,便可达到“清明内景”的高尚境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