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1:22: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459页(617字)

从广义上讲,凡是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包括心理过程的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个性又包括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兴趣、观点、信念、动机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按照中国比较普遍的理解,主要是指情感、意志和性格。最早明确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

1935年他在《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先运用了这个概念。其后,他的同胞韦克斯勒在他的启示下,在1940年提出了“一般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

1950年他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认识的、先天的和非智力智慧》论文,从此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正式流行于世,并为学者们所重视。当代人们之所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是因为它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无可否认的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讲,人们在研究个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时,不能只把着眼点放在理性的智力因素上而忽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知识的加工、处理工作,但它却始终调节着学习活动的进行,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进程。从实践上看,人们发现高分者未必高智,高智者未必成为高才。学生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过程。

因此,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现象,需要理性的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