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集约化

书籍: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8:36:4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农业出版社《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第116页(1803字)

采用科学-技术进步成就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持续地增加投入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资金,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牲畜的产品率。

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已阐明了农业集约化的本质,并深入研究和确定了农业集约化的基本方向和社会问题。卡尔·克思给农业集约化下的定义是:“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5卷第760页)。增加对种植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能够提高土地肥力,因而也有助于提高利用土地的集约化程度。

弗·伊·列宁发展了卡尔·马克思的原则,他指出,增加农业投资将导致农业技术的变革,增加农业投资意味着“……向更高的耕作制度过渡,改良农具和机器,更多地使用农具、机器、人造肥料……”(《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2卷第49页)。

同时列宁还特别强调指出,集约化过程不是简单地增加投资量,而是与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农业科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农业科学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农作物的新品种和牲畜良种,深入研究新的先进工艺。“‘追加的(或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的改革和技术的革新为前提的。要大规模地增加投入土地的资本量,就必须发明新的机器、新的耕作制度、新的牲畜饲养方法和产品运输方法等等”(《列宁全集》中文版第5卷第87页)。

所以,集约地进行农业生产,意味着额外地将更完善的生产资料和更熟练的劳动用于土地,以提高其肥力,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每公顷土地的产量,以获得大量的优质产品。

综合利用集约化因素,会使单位产品的价值理所当然地降低,保证提高生产效率。

弗·伊·列宁在其着作中曾经指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农业生产在不断地发生着质的变化,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农业的特点是孤立的手工劳动和简单的合作占优势。

在这个阶段,分工不够发达,有固定的分工(例如,在畜牧业中),也有不固定的分工(例如,刈禾、编织)、随着农业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在大型农业生产单位中,使用的机器设备日益增加。但是,使用机器具有偶然性(像工业作坊一样),而且尚未建立起机器体系。集约化的第二个阶段,与电气化直接联系在一起。电气化标志着在种植业中已建立了机器体系。

内燃发动机和电力技术的应用,保证农业从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

马克思列宁主义奠基人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列·伊·勃列日涅夫同志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强调指出,当前,在扩大社会生产(其中包括农业)方面,质量因素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条件下,农业生产集约化和从技术上对其重新装备,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它决定着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速度”(《遵循列宁的方针》第3卷,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从广义上讲,这段话提出如下要求:加强和完善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其办法是用强大的动力资源和各种机器设备装备农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全盘机械化、化学化和土壤改良的宏伟纲领;把工业生产方法运用于农业;培养和稳定熟练的干部;为工作人员创造城市型的住宅和文化-生活条件。

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量、牲畜头数的密度和每公顷土地面积的产品产量,可表明农业生产集约化的水平;生产费用与所获得的产品之比、追加投资的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产品成本的速度,则表明集约化的效果。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愈多,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效率就愈高。

所有农业部门全面集约化的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还取决于选择具体的、最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这些生产组织形式中,跨单位合作和农工一体化占有特殊的地位。苏共中央七月(1978年)全会指出:“跨单位合作和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的集约化,是增加农产品生产唯一的、最有效的途径”(列·伊·勃列日涅夫:《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78年版第35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