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海洋大辞典

浮游桡足类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8:56:19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168页(1027字)

甲壳亚门,桡足亚纲中的小型低等甲壳动物。

体长约1-4毫米,呈筒状,一般由16-17节组成。头部和胸部分别有5对(感觉和捕食)和5对(游泳)附肢;腹部无附肢,末端有一对尾叉。桡足类的卵子发育,例如伪哲水蚤[Pseudocalanus]分为3期,即未成熟期、半成熟期和成熟期。

精子来源于精母细胞,成熟后形成精,交配时雄性个体把精挂在雌性生殖节上。卵子从输卵管排出时受精。受精卵孵化为无节幼体(共6期)。多数种类的无节幼体在第二或第三期开始摄食。末期无节幼体蜕皮后为桡足幼体(共5期)。Zurlini(1978)研究桡足类的繁殖和生长时,用方程R0=∑Lx·Mx计算尖额谐猛水蚤[Euterpinaacutifrons]的净生殖率(R0)为70.89,用方程计算了内禀增长率(rm)为0.161,用方程计算了平均世代时间(T)为26.5天。Elster(1954)用方程计算桡足类种群产量。

P是种群产量;q′、n′、k′和i′分别是卵、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成体观察期开始时的数目;Dq、Dn和Dk分别是卵、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发育持续的时间(天);()是两次产卵的间隔(天);X是雌体占成熟个体总数之比;F是每次的产卵数。这种方法就是把桡足类不同发育阶段产量的和作为种群总产量。

自由生活和寄生的桡足类全世界约8400余种(K.Barnister等,1985)。它们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海洋次级产量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海洋食物网中单细胞藻类和类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桥梁”,又是寻找渔场的良好标志。海洋桡足类营养丰富,例如斑猛水蚤[Tigriopus]不论用什么饵料培养,都富含能使海洋鱼、虾类保持健康促进生长所必需的20∶5ω3和22∶6ω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鱼、虾类的优质饵料。飞哲水蚤[Calanus finmarchicus]在挪威沿海已有20多年捕捞史,年渔获量20-50吨。

有时一网可捕捞数百千克,作为鲑鳟幼鱼的饵料。海洋桡足类的培养研究始于1910年;然而直到1960年的半个世纪之内,却很少成功;60年代才有个别成功的;70年代成功者甚多。

70年代末80年代初活饵料的供给已成为海产鱼类仔、稚鱼培育的一个障碍,一些学者从解决仔、稚鱼的饵料出发,研究连续大量培养桡足类,利用其无节幼体作为仔鱼苗的开口饵料,这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目前能培养一个世代以上的浮游的或半浮游的桡足类有30余种。

上一篇:浮游轮虫类 下一篇:浮游放射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