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重力测量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20:11:44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330页(595字)
用海洋重力仪在船上或海底,对海域进行的重力测量。
为确定海底地壳各种岩层质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求得地壳结构、沉积岩层中各密度界面的资料,进而解决海底地质构造问题,保障航天和远程运载工具发射和寻找海底矿产资源能源提供依据。海底重力测量工作,大致与陆地的方法一致,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用海底重力仪在海底进行定点的单点观测,这种方法所用仪器必须严格密封,精度高,但效率低,常用于精确的海底重力值测量;二是用海洋重力仪在船上进行连续重力测量。
海洋重力测量通常采用单次观测法,始终闭合于码头的重力基点。
在测量时常受以下四方面的影响:厄缶(厄特渥斯)效应、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交叉耦合效应。
对仪器的水平位置、格值、阻尼时间常数、零点漂移等,都必须随时检查校正,以保证测量的质量。海洋重力测量的重力观测值的计算公式,通常用:g=g0+K△s+δgτ+δg1(g0为重力基点绝对重力值,K为重力仪格值,△s为消除各种干扰同基点间重力仪读数差,为厄缶较正,δgi为仪器零点漂移改正)。测量精度除受重力仪的误差影响外,还取决于测量过程中的导航定位的精度。一般近海区用高精度的无线电定位法,误差小于1米;远海区用GPS卫星定位系统。
观测重力值经空间改正、布格改正、均衡改正、正常场改正,可分别计算出空间异常、布格异常和均衡异常,作出相应的重力异常平面图与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