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1:56:11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14页(659字)
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源于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中有关岩石圈、软流圈、转换断层等方面资料研究,阐明地球外壳(即岩石圈)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科学。
认为地球外壳(岩石圈)是由12个或更多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在地幔对流或其他力的作用下,彼此相对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如扩张、聚敛、走滑平移,表现出其边界间的地震带与火山带和造山带。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四点:①固体地球的外壳可划分为物理性质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②岩石圈又可分为若干规模的运动的板块,其边界有3种活动类型:a.分离扩张型,伴随洋壳的新生和海底扩张的开始;b.俯冲聚敛型,伴随着洋壳与大陆碰撞和消亡;c.转换断层、走滑平移型。③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遵循几何学中之欧勒定律的球面绕轴旋转运动。④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如地幔对流力。板块构造学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的末期(D.P.Meckenie and R.L.Parker,1967;W.J.Morgan,1968;B.Isacks等,1968;Le Pichon,1968),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地球活动和演化的一些重大问题,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的一种流行学说,称为“新全球构造学”(New Global Tectonics)。
近年来进一步发展,提出大陆碰撞学说、地体说。但它的一些根本问题,如板块活动的动力问题、大陆边缘拼合和洋底磁条带异常的多解性、大陆内部构造活动性等,至今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