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赋并序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历代赋辞典》第198页(2579字)
【原文】:
昔客有观舞于淮南者,美而赋之,曰:
音乐陈兮旨酒施,击灵鼓兮吹参差。
叛淫衍兮漫陆离。于是饮者皆醉,日亦既昃(zè)。
美人兴而将舞,乃修容而改袭。服罗縠(hú)之杂错,申绸缪以自饰。拊者啾其齐列,般鼓焕以骈罗。抗修袖以翳面兮,展清声而长歌。歌曰:“惊雄逝兮孤雌翔,临归风兮思故乡。”搦(nuò)纤腰而互折,嬛(juān)倾倚兮低昂。
增芙蓉之红花兮,光的以发扬。
腾嫮(hù)目以顾眄(miǎn),盼烂烂以流光。
连翩骆驿,乍续乍绝。裾似飞燕,袖如回雪。
徘徊相侔,□□□□。提若霆震,闪若电灭。
蹇(iiǎn)兮宕(dàng)住,彳(chì)兮中辄。于是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挺兮缁发乱。
然后整笄(jī)揽发,被纤垂萦。同服骈奏,合体齐声。进退无差,若影追形。
历七盘而蹝(xǐ)蹑。
含清哇而吟咏,若离鸿鸣姑邪。
既娱心而悦目。
且夫《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化如凯风,泽譬时雨。移风易俗,混一齐楚。
以祀则神祇来格,以飨则宾主乐胥。方之于此,孰者为优?。【译文】:
从前有位在淮南于刘安那里观看舞蹈的宾客,赞美舞蹈并作了这篇赋来歌颂,说:
音乐陈设啊斟满美酒,击打画有龙文的六面灵鼓呵吹奏参差的排箫。
乐声悠扬啊绕耳不绝。此时饮酒者全都醉了,太阳也已滑过午时。美丽的舞女站起身来将要跳舞,就修饰容貌并且换了服装。穿着长短参差的轻软绸纱,加上色彩缤纷的佩饰。乐官击打乐器鼓乐齐鸣,扁平的盘鼓色彩焕然并列摆放在地上。举起长袖遮蔽面容,放声歌唱歌声清脆悠长。
歌辞说:“受惊的雄鸟远去啊,孤独的雌鸟飞翔,俯视吹向家乡的风呵思念故乡。”相对弯曲纤纤细腰,轻软的腰肢左倾右斜上下起伏。
面如芙蓉红花,光彩鲜明耀人眼目。流转含情的目光回顾斜视,目光明亮环视四方。舞姿婀娜连翩不绝,一会急舞一会又似停步。衣裙轻扬有似春燕展翅,衣袖翻旋有似雪花飘卷。
舞步徘徊并列同舞,□□□□□。提袖若雷霆,飞目若闪电。分腿慢转,小步停舞。此时脂粉脱落如玉肌肤洁白裸露,镶珠发簪拔出乌发凌乱。
然后整理发簪梳揽头发,披整绸衫垂下衣带。穿着一样的服装一起舞蹈,两人一组形体相并齐声歌唱。进舞退步整齐如一,像身影紧随身形。
在设在地上的七个盘鼓上小步往来用足击打。
歌声靡靡柔婉清脆,好似孤独鸿雁在姑邪山上鸣唱。
心情愉悦大饱眼福。
至于那歌颂九功之德的《九德》之歌,《九韶》之舞,感化万物有如南风,润泽草木有似及时雨。改变民风礼俗,融合南北教化。
用它祀神则神灵降至,用它宥飨则宾主皆乐。与淫靡之音相比,哪一种歌舞更好?
。【评介】:
这篇小赋,《文选》傅毅《舞赋》注引作《七盘舞赋》。
此文中也确实描写了七盘舞。盘,即盘鼓,一种扁平如盘的鼓。七盘舞,即设列七个盘鼓于地,舞者往来其上以足击鼓而舞。此赋写于何时,现尚不能确知。在流传过程中也多有散佚。张震泽先生对此赋的搜集整理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便是以张先生的《张衡诗文集校注》所辑为底本的。
作者是按照表演及观看舞蹈的顺序来构思的。文分三层。前四句可为第一层,描写宴飨的场面引出舞蹈表演,交待了舞蹈的时间、环境背景。
从“美人兴而将舞”到“既娱心以悦目”为第二层,描写舞蹈的过程,赞颂舞姿的优美。
从“且夫《九德》之歌”到结尾为第三层,抒发观舞后的感受。
这篇小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真切、形象、细赋地再现了舞蹈的场面和优美的舞姿。
作者突出了视觉感受。或写服装佩饰的色彩:“服罗縠之杂错,申绸缪以自饰。”或写容貌仪表的神采:“增芙蓉之红花兮,光的以发扬。
”或写快旋的舞姿:“提若霆震,闪若电灭。”或写慢转的舞态:“蹇兮宕住,彳兮中辄。”或写舞蹈的连续:“连翩骆驿”。或写舞姿的变化:“乍续乍绝”。或侧重单人的表演:“裾似飞燕,袖如回雪。”或突出双人的配合:“同服骈奏,合体齐声”。或直接描写舞姿的优美:“搦纤腰而互折,嬛倾倚兮低昂。”或侧面渲染舞蹈的热烈:“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挺兮缁发乱。”或写举袖遮面的羞赧:“抗修袖以翳面”。或写飞送秋波的多情:“腾嫮目以顾眄,盼烂烂以流光。”或写舞前的修容:“美人兴而将舞,乃修容而改袭。”或写舞中的整装:“然后整笄揽发,被纤垂萦。”作者也描写了听觉的感受。或写伴奏器乐的交响:“拊者啾其齐列”。或写舞女婉转的清音:“含清哇而吟咏,若离鸿鸣姑邪。”彩服玉饰、艳容嫮目、曼舞轻歌、器乐和鸣的交融相汇,动静快慢舞姿的交替变换,抑扬起伏歌声的缠绵婉转,为我们活生生地展现出美女盘舞的立体场面,确实使人“既娱心以悦目”。
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声色耳目的愉悦,而是由此联想到“化如凯风,泽譬时雨”的《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并列举了它们的诸种政治功能:“移风易俗,混一齐楚。
以祀则神祇来格,以飨则宾主乐胥。
”这之后,又提出问题:“方之于此,孰者为优?”将具有巨大政治教化作用的《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与只能满足“娱心以悦目”的盘舞相比,孰优孰劣,不辩自明;作者创作此赋的目的,也不辨自明。作者采用先扬而后抑的方法,是借此赋告诫世人不要沉湎于靡靡之音,不要只追求感官的享受,要利用歌舞的形式进行政治教化。先扬后抑、小中寓大,深化了主题,即此赋的第二点艺术特色。
这虽是一篇八百字的小赋,却同样沿用汉大赋的写法:“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恐怕也仍旧是“劝百而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