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参与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辞典》第334页(836字)
由管理心理学家佛隆和耶顿于1973年提出,其要点是:有效的领导行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让职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
这个模型认为,在领导进行决策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五种不同的领导方式:(1)领导者运用手头现有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作出决策。(2)从下级得到必须的情报资料,然后自己作出决策。在向下级要资料时,可能向他们说明问题,也可能不说明。
(3)以个别接触方式,让下级知道问题,取得他们的意见或建议,随后由领导者作出决策。
决策可以反映下属的意见,也可以不反映下属的意见。(4)让下级集体了解问题,集体提意见和建议,随后由领导者作出决策,决策可以反映下级意见,也可以不反映下级意见。
(5)让下级集体知道问题,并一起提出和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争取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致意见。这五种领导方式实际上是从指挥式决策到协商式决策再到共识式决策的过程,其民主参与的程度逐渐增大。
领导-参与模型假定任何一个问题,可以分成八个部分,领导者可以选取一个更可取的行为,即在决策中可能达到如下八种变化情况:(1)决策质量的重要性;(2)领导者作出高质量决策所能掌握的资料和技能的程度;(3)为搞出高质量的决策,下属作为一个集体,掌握必要资料的程度;(4)问题的明确程度;(5)下属接受决策对贯彻执行决策的关系程度;(6)领导者独裁决策为下属接受的可能性;(7)下属对叙述问题中所明确的组织目标所表现的积极性;(8)准备采用的方案可能引起下属间发生矛盾的程度。
领导-参与模型认为应该根据环境的需要而随时变动。而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专家肯尼迪和迪尔则认为,对于例行决策,一般不需要很大的参与程度,所以宜采用指挥式或协商共识式决策;而对非例行决策,则要采用共识式决策,让企业员工觉得,这项决策就是他们自己作出的,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