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理论
书籍:企业文化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10:00:54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辞典》第289页(531字)
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1985年由海德正式提出的认知均衡理论实际形成于40年代中期,目前被誉为古典认知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心理均衡状态。即人们在生活中都不希望有认知失调的心理状态,而是都希望自己的单位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协调的、均衡的。
实质上就是指一个人所有的单位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和谐一致的共存状态。
据此他提出了有名的P-O-X海德均衡模型,其中P-O之间称感情关系,P-X和0-X之间称单位关系。该模型描述了个人(P)、他人(O)和对象(X)三者之间的四种均衡与四种不均衡状态。
如果认知不均衡就会带来心理紧张和不愉快,并力图恢复认知均衡。恢复的方法是改善P-O之间的感情关系或改善P-X之间的单位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的研究修正和完善了海德模型。
1965年正式提出纽科姆模型。为了研究的方便,有些学者将其修改表述为A-B-X模型,他认为如果认知不均衡,在A、B之间,不必认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通过无论是对认知体系A或B的调整均可恢复均衡。由于纽科姆模型把人际关系、人际距离、信息传递均纳入了认知系统,把认识主体扩大到群体,这是对海德模型的重要突破,故纽科姆的均衡理论更受到认知心理学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