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企业文化辞典

期望理论

书籍:企业文化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10:08:3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辞典》第321页(498字)

它是一种过程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人的期望与行为积极性关系的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指出。该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效价是指目标的价值,是指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同一目标在不同人们的心目中,其目标价值也不一定相同。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的估计。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追求的目标价值估计越大,实现的可能性估计就越高,受激发的程度越强烈,挖掘的潜力就越大。运用这一理论的关键就是如何科学地设计目标,要使设计的目标具有较高的目标价值和期望值。期望理论试图通过考察人们努力与其所获得的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激励过程。该理论认为,激励由三部分组成,即工作本身的内在目标价值、对完成工作的期望值和获取外在报酬的期望值。当个体认为自己的努力可能产生高度绩效,并且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的结果以及该结果对本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时,激励力量M就很大。

管理者运用期望理论时,要掌握成员的心理,了解他们意愿,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期望。

上一篇:活化理论 下一篇:企业文化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