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大雅之堂
书籍:中华谚语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10:52:43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华谚语大辞典》第49页(440字)
大雅之堂:宋诗人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诋斥王安石新法,被新党再次罢黜出朝,贬谪在黔州(今四川彭水一带)。
他认为杜甫到夔州以后的诗有古代大雅诗的宏远雅正之风,打算书之刻石藏于蜀中好文喜事之家。丹棱县名士杨素闻之,便请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的全部诗作,镌刻于石,并于丹棱城南三里许修建高屋广楣,庇藏所刻诗石。元符三年(1160年)竣工后,黄庭坚题名此屋为“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记其事。《大雅堂记》中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予说深而求之,则思过半矣。”后,人们就以能否登大雅堂来衡量、区别文学艺术雅正或粗俗的标准。有时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粗俗,不配上文雅场面或大场面。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部小说,初名‘金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