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华谚语大辞典》第1375页(895字)
长了眼睛,却没认出泰山。
喻眼力笨拙,见识浅陋,不识出众人才。传说:泰山是我国古代一位着名竹匠。
春秋时代着名木匠鲁班,招收一批慕名投奔他的徒弟。鲁班对徒弟要求极严,传给他们绝技,又不轻易放过他们的缺点。
鲁班珍视自己声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见徒弟中一个叫泰山的年轻人,技艺长进不大,为维护班门声誉,便毅然辞掉了他。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弟逛集市,见一货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技艺不落窠臼的竹制家具,购者争先恐后。鲁班爱才,想结识此竹器高手,便问商贩。商贩道:“这些竹器正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制做的。”鲁班闻之大惊。
这才明白泰山将他传授的木匠技艺,创造性运用到竹器制作上去而独成一家。鲁班自愧当初错辞泰山,不禁叹道:“我真有眼不识泰山。”此谚出源一说。传说二:华东地区流传“有眼不识泰山”的故事:鲁班婚后十年,一直在外做工,和他名叫泰山的儿子从未见过面。泰山得母亲同意,去寻父亲。一日,鲁班给一大庙堂上梁,围观者对其超人技艺赞叹不绝。
突然一手拿雨伞,背着包袱的过路少年说道:“好是好,只是上得有点高低。”鲁班寻声看去,少年眉清目秀,气度不凡,心中暗暗吃惊,觉得这少年定会超过自己,不由一阵嫉妒,随手操起椽子掷去,正中少年头部,少年当即死去。不久,鲁班回家探亲,夫妻团聚,妻子问曾否与儿子泰山相遇?这话提醒鲁班,便将那少年事说了一遍。妻子听了,痛哭起来。
鲁班才知那少年便是自己的儿子泰山。后悔莫及,叹道:“唉!我有眼不识泰山!这眼睛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说完,当即挖去左眼。
从此鲁班用一只眼干活,再也不嫉妒保守。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料曲直时总是闭起一只眼看,并流传至今。
此是这句谚语来历的另一传说。晋·刘伶《酒德颂》:“熟视不睹泰山之形。”《水浒全传》第二十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达奚拜倒在地,口称:‘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匡超人听了这些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说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