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72页(1092字)
【生卒】:1811—1872
【介绍】:
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
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是一个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他利用自己的高官显位,招揽幕府,网罗人材,且多为桐城派作家,其中直接从曾国藩学习的就有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等四人,号称“曾门四弟子”,形成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桐城派别支——湘乡派,企图拯救桐城派于衰微的危机中,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故在文学史上有所谓曾国藩是桐城派“中兴”明主的说法。
他的着述较多,有诗集、文集、日记、奏议、家训、家信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百数十卷,统其名曰《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的文论主要集中于他的《鸣原堂论文》二卷及其幕僚薛福成的《论文集要》中。
他出于桐城派,但又不受桐城派陈规的制约,认为“欲学为文,则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与刘霞仙书》),力图矫正桐城派古文空疏的弊病。他在《复吴南屏书》中指责桐城派的“义法”云:“盖惜抱名为辟汉学而未得宋儒之精密,故有序之言虽多,而有物之言则少。
”又说:“仆尝称古文之道,无施不可,但不宜说理耳。”指出其思想内容在“义法”说的笼罩下,不但言之无物,而且还“不宜说理”。他还在刘大櫆提出的“经济”是行文之实的基础上,借鉴早期改良主义者“经世致用”的口号,不墨守桐城派的道统,讲求经世济时之道,以“经济”来充实、代替“义理”,并把它摆到桐城派文论的首位,以便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继续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及其洋务运动服务。
明确指出:“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赅乎其中矣”(《示直隶学子文》)。
甚至在他编选的《经史百家杂钞》里,也与姚鼐为作文目的而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大不相同,增选了经、子及六朝的文章,扩大了选材的范围,注重经济实用,对转变桐城派古文空疏的文风有一定的作用。
他还反对重散轻骈的偏向,认为“古文之道,与骈体相通”(《日记》),故其论文重视字句声色的修辞技巧,主张以散体为主而又参以一定骈体的“华丽之文”来矫桐城派古文语弱的弊病。
故劝人学文要读《汉书》、《文选》,“以日渐于腴润”,而自得“雄奇之气”。他说:“为文全在气盛,欲气盛全在段落清。”又说:“雄奇以行气为上,……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日记》)重视桐城派古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他只能从作文之法上着眼,不能在文学思想上有所根本改革,所以始终挽救不了桐城派衰微的命运,所谓“中兴”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