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运动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06:1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24页(1111字)

中唐时白居易等人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歌革新运动。

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党争激烈,土地兼并加剧,加以连年战乱,使阶级矛盾尖锐起来。另方面,贞元、元和年间,社会比较安定,江南经济比较繁荣,并曾一度在形式上获得国家统一,这为诗人的改革带来了希望。这就是以批判现实为主旨的新乐府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家除白居易外,有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人。

“新乐府”一语,是白居易提出来的。所谓“新乐府”,即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诗篇。所以加一“新”字,因与原来乐府有几点不同。一是用新题。

从建安时起,文人乐府也有写时事的,但皆用古题,到杜甫才“因事立题”。白居易则完全自创新题以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古乐府写时事者甚少,至杜甫才既用新题,又写时事,但还不是所有新题,皆写时事。

白居易的五十首《新乐府》,皆为写时事的“讽谕诗”。三是新乐府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尽管这些诗,都是“未尝被于声”的徒诗,因其具有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应认为是真正乐府。

指导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要见于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其主要之点,首先,认为诗歌必须为时政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目的。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强调“唯歌生民病”(《寄唐生》),把诗歌和政治以及生民疾苦密切结合。

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基石。其次是认识到诗歌要根据于现实生活,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秦中吟序》说:“贞元、元和间,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再次是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强调诗歌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

要求四者统一,强调符合《诗》之六义,使诗具有美刺内容。此外,还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新乐府序》中说:“系于意,不系于文,”以及要求“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都表现了这种观点。这对当时“雕章镂句”的时代风尚,以及“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儒家传统诗教,都是革新。新乐府运动把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及其理论,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给后代以良好影响。晚唐皮日体的“正乐府”诗,就是对新乐府的直接继承。这个运动,在当时诗坛有崇高地位,《旧唐书·元白传论赞》有“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之论,其作用可以想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