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中心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7:1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95页(1435字)

语出《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礼记》成书于汉代,其作者向无定论,这段话也未必是孔子说的,可视为儒家学派的思想。

一般都把“诗教”作为孔子的文艺思想。诗教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故学术界称其谓“政教中心说”。它实际上涉及到文艺与作家道德修养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涉及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标准,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孔子认为诗歌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密切关系。《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把诗、礼、乐作为人的道德品格修养的必经途径,《诗》是重要的教材,孔子告诫其弟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又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在孔子看来,诗歌不仅对人的修身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诗在政治斗争中也有重要作用。《论语·子路》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春秋时代,学诗诵诗是为了“授之以政”“使于四方”,诗歌是人们经邦治国的工具。春秋时代,诸侯朝会宴飨,士大夫交接往来,都要借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意见,即所谓“赋诗言志”。

这一点在先秦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左传》、《国语》等。汉朝班固也说过:“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汉书·艺文志》)

孔子从其对诗的性质、特征的认识出发,揭示出诗的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和美感认识作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的提出,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诗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一方面是现实对诗歌的影响,一方面是诗反过来对现实社会又有巨大的作用。

指出并且强调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这样的文学思想,从对诗歌性质、特征的认识上看,从对文学本身发展的影响看,从对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影响看,有其积极的进步的意义,这是儒家学派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当然,这一文学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也有它的明显的阶级烙印。

它所要求服务的政治只能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压迫阶级的政治。

它所说的怨刺,也必须是“温柔敦厚”的,不能激烈地讽刺揭露统治者的过失。

政教中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汉代的《毛诗序》论述诗的社会作用时指出:“先王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曹丕的《典论·论文》则把文章说成是“经国之大业”;刘勰认为“摘文必在纬军国”(《文心雕·程器》);唐代的一些诗人、古文家一再强调“文以载道”,强调诗文的补察时弊的作用。这些理论的提出,在政治上表达不同时代统治阶级对诗歌的要求,从思想上看,则是“政教中心说”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政教中心说”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已经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作家、批评家的一条重要的创作和批评的准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