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词大辞典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书籍:宋词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21:52:1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宋词大辞典》第339页(796字)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南宋张孝祥作。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宋军北伐失利。朝廷主和派得势,急于向金屈辱求和。作者对此,悲愤难抑,便在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下这首着名的词篇。

上片写远眺景象。开篇六句,写淮河沿岸,南宋边备松弛,其空虚冷落之景象令人黯然销魂。从“洙泗上”至“遣人惊”十句,写眺望中原沦陷区的景象。作者历数所见之毡乡、牛羊、骑火、胡笳等本属金人的生活习俗,意在指出中原已沦为异域。

每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对此不能不感到怵目惊心。下片抒发远眺所生的感慨。“念腰间箭”至“渺神京”八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干羽方怀远”以下,以中原父老南望王师的悲凉心情与冠盖驰骛的热闹场面相对比,对朝廷的屈辱事敌表示不满。

篇末三句是全词的总结,也是对宋朝统治集团的进一步批判。此词描写金人侵掠者在中原土地上飞扬跋扈的情形,抒发了报国壮志难以实现的激债之情,揭示出沦陷区人民渴望南宋北伐的迫切愿望,从而对南宋主和派进行了批判。此词大量运用三言短句,音调激越,顿挫有力,奇伟警拔,一气呵成,大有江河奔腾,一泻千里之势。毛晋评此词为“骏发踔厉”(见《于湖词跋》)。

陈廷焯说此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见《白雨斋词话》)。据宋无名氏《朝野遗记》记载,抗金名臣张浚在席上听罢此词,大为感动,难过得“罢席而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