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泽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东北人物大辞典》第714页(762字)
【生卒】:1911.12.7—1934.12
【介绍】:
又名大光,一名光沐,祖明。
满族。辽宁西丰人。曾就读于西丰县三区双河镇(振兴乡)两级小学,1925年考入西丰县立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小学教书一年。
1928年入东北大学教育学院第一期博物班,1931年毕业。在校期间,爱国心切,同情劳动人民,痛恨帝国主义,反对金融外流。
每逢寒暑假日,皆徒步回家,拒不乘坐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中东铁路”(今长春-大连线)之火车,以示愤慨。还组织进步学生到家乡宣讲反帝爱国思想,并和张希尧等人在西丰镇内开设“国货销费社”,专售中国商品,抵制日货、洋货。
这时,秘密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北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安置东北流亡学生。同年冬,和孙达生等人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作国难讲演,宣传抗日救亡主张,抨击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对内镇压的反动政策,受到蔡元培、马相伯等各界爱国人士的欢迎。返回北平后,奉中共地下党组织之命,打入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二师(驻地在张家口),在师部地下党工作组中从事兵运工作。
1933年6月,党派他到该师一团(驻地在河北涞源)开展兵运工作,还负责涞源县各级学校的抗日救亡工作。是中共“东骑二师一团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公开身份是团部副官。是年底,中共中央北方局派他到国民党六十三军(冯占海部)五四四团开展兵运工作,任中共党的工委负责人。
在该团驻地——河北省宁晋县大曹庄,和王光伟等组建党支部和抗日会及公文研究会等党的外围组织,发展一百多名党员,还掌握了迫击炮连和机枪连等武装,准备发动起义。
1934年冬,到天津向北方局军委汇报工作,提出起义计划。北方局认为条件不成熟,未予同意。由天津返驻地途中受寒染病,病逝于大曹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