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拯民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东北人物大辞典》第927页(1045字)
【生卒】:1909—1941
【介绍】:
原名关有维,字伯张,化名魏民生、魏明胜、魏锄耕、李新良、张达、冯康等,山西屯留王村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翌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在山西太原一中、北平宏达学院读书,投入揭露军阀阎锡山和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斗争,与屯留党员合办《锄耕》小报。1930年冬奉派去国民党安阳军校习武。
翌年夏因病返北平,在北京大学听课。
1932年夏来东北,任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和市委书记,发动群众开展反日活动。1934年冬赴东满,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召开党团特委联席扩大会议,纠正东满特委“左”倾错误,并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扩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任政委。1935年夏奉派出国,列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年终返回,为落实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代表团指示,于1936年2月去宁安与五军军长周保中会晤,共商救国大计;3月与二军军长王德泰、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等会聚于安图迷魂阵,建成东北抗联第二军,继任政委;6、7月率队赴金川河里,与一军军长杨靖宇所部会师,召开一、二军及东满、南满党组织领导干部联席会议,编成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任政委,并组成南满省委,当选南满省委书记。此后,与二军军长王德泰一起,指挥二军各部驰骋于白山松水,发动抚松县城、代马沟、东清沟等战斗,痛挫敌军。
王德泰牺牲后,他独承二军重任,继续率部奋战,曾于1937年6月攻破敌军临江庙岭据点,俘敌一营。“七·七”事变后,为支援全国抗战,又统领二军各部频繁出击,牵制了日军在东北的兵力。1938年夏,一、二军领导干部在辑安(集安)老岭召开会议,决定将两军混编为三个方面军与一个警卫旅,他任一路军副总司令。
会后,协同总司令杨靖宇率军东进,经长岗、岔沟等战斗,冲破敌人“围剿”,转至东部山区,伺机歼敌。1939年7月,按老岭会议决定,在桦甸汉阳沟的海沟(安图县境)合编二军四、五师为第三方面军,随后转战大沙河、寒葱岭等地,毙日军军官宫本和松岛。
同年10月,同杨靖宇于桦甸头道溜河再次召开一路军干部会议,决定保存实力,编成小部队,分散游击。
在艰苦斗争中,他特别注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
严以律己,抱病出征,并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士气。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独撑危局:主持杨靖宇追悼会;召开南满省委扩大会议;率队与敌浴血奋战。
1940年秋末,病剧,至密营休养,仍坚持工作,身边警护战士无不为之感动。1941年3月8日,病逝于桦甸牡丹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