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1:34: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238页(561字)

明初大规模远洋航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05年(永乐三年)7月,郑和奉命率宝船六十二艘出使“西洋”。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可容纳千人。

船上满载瓷器、丝绸、金银等礼品,及商品、粮食、淡水等生活用品。随行人员除官员外,还有水手、医生、书记、翻译和将士等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船队自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历经占城(今越南中南)、爪哇、苏门答腊(今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前后历时两年三个月。此后,郑和又六次率船队远航亚非各国(1407~1409,1409~1411,1413~1415,1417~1419,1421~1422,1431~1433)。

郑和七次远航,前后二十八年,历经三十余国,最南到爪哇,最北到波斯湾和红海的麦加,最西到非洲东海岸木骨都束(今索里摩迦迪沙)。明时,以文莱为界,以西称西洋,以东称东洋。

郑和七次远航所到之处均为文莱以西,故称“郑和下西洋”。

它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与各国政府、人民之间和平友好关系。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比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早半个世纪。而随行人员所写的《西洋番国志》、《瀛涯胜览》等,记载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为研究南洋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