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1:45:45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287页(637字)

(含民族感情)民族发展的共同历史条件造成的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态度等。

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及地理环境等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民族心理特征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显露出来。在本民族的成员身上,它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即同一民族的成员感觉到大家是属于同一个共同体的自己人的心理。

民族心理包括两个部分,即表现在民族文化上的民族特点与主要表现为民族自我意识的民族感情。

狭义的民族心理就是指民族感情。民族心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生活形成的过程中,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也同时随之产生并逐渐形成。

民族心理一经形成,就具有了稳定性、延续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成了民族诸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如果说民族文化是民族风俗习惯的深层结构,民族心理则是较之民族文化更深一层的内容。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民族心理有两个层次,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我国各个具体民族(如汉族、回族等)的民族心理。

因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心理主要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民族心理不同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传统的民族心理,有许多优秀成分,但也有不少落后于时代的东西。

传统的民族心理进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因此,如何改革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就成了当今民族心理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