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要剧种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2:36: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436页(422字)
京剧:清代乾隆年间,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要唱腔,吸收其他民间曲调,发展、演变而成。
昆剧:又叫昆曲、昆腔、昆山腔。元未明初昆山一带流行的戏剧。越剧:本世纪30年代前后,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的剧种。河北梆子:清乾隆年间流行于河北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部分地区。
由山西梆子演变而成。评剧:流行于北京,内蒙古及华北东北等地。由河北地方戏“对口莲花落”发展而成,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分“豫东调”(高亢、假嗓唱腔)和“豫西调”(低回婉转,真嗓唱腔)。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
多表现悲。激昂情感,唱腔高亢。晋剧:流行于山西中部。
解放后定名晋剧。川剧:流行于四川及云南、贵州等地。语言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粤剧: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解放后有较大发展。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等地。
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解放后在音乐方面发展了唱腔和伴奏。
上一篇:京剧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下一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