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隐居

书籍:二十六史典故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23:21:51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二十六史典故辞典》第339页(783字)

【释义】:

也作“贞白先生”、“陶贞白”。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南)人。幼有异操。

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日夜研读,便有养生之志。

一度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句(gōu勾)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学道术。自号华阳隐居。

向东阳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求仙药,每遇涧石,必坐卧其间吟咏徘徊留连忘返。

齐永元初年,又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层,弟子居其中层,宾客至其下层,与世隔绝,只有一家僮得侍身旁。

入梁,高祖萧衍遇之甚厚,书问不断,过从甚密。天监四年(505年)移居积金东涧。大同二年(536年)卒。

享年八十五岁,诏赠中散大夫谥(shì试,封建时代人死后根据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曰“贞白先生”。后世文常用以咏隐士,或表示求仙访道的意向。。

【出典】:

《梁书》卷51《处士·陶弘景传》742-743页:“(景)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

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侍其旁。

……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申如恒。

诏赠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例句】:

唐·高适《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唐·戴叔伦《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唐·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唐·李群玉《送房处士闲游》:“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