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天津人民出版社《心理学人物辞典》第4页(1746字)
【生卒】:公元前551—前479
【介绍】:
中国古代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心理学思想家。
字仲尼,世称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
孔子在长期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可归纳为四个基本观点:(1)性习论。
他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这样一个具有鲜明唯物主义倾向的人性论命题,充分肯定人的本性主要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亦即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2)学知论。
他虽然曾说过“生而知之”的话,但这只是“虚悬的一格”;实质上主张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3)发展观。
他根据“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发展观,认为人的心理也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4)差异观。他肯定人的心理并非千篇一律,而明显地存在着个别差异。由于孔子具有这么四个基本观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所以他才取得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并形成了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关于差异心理。孔子是我国最早注意到人的心理个别差异的教育家。他对智力、能力、性格、志向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专长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都探讨过,特别是在智力差异与性格差异方面更有独到见解。他把人的智力分为三种水平,即“上智”、“中人”、“下愚”,这正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超常”、“中常”、“低常”相当。
他又把人的性格划为三种类型,即“狂者”,“中行”、“狷者”,这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外倾型”、“中间型”、“内倾型”相当。
关于学习心理。孔子提出了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既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好学近乎知”,又可以使人提高能力,“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根据他的言论,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他主张多闻、多见、多问、多识;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述而》)的学思结合原则;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认为学而不行,等于不学:“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他还指出,为了搞好学习,必须具备立志、好学、乐学、信心、恒心、虚心等一系列心理条件。在学习方法方面,他提出的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叩其两端、一以贯之、默而识之、不耻下问等观点很值得珍惜。
关于德育心理。
根据孔子的一些言论并结合其知与行的哲学观点来看,可以把德育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道德认识阶段、道德情感阶段、道德意志阶段、道德实践阶段。他根据当时剥剥阶级的要求,并总结前人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道德概念,要求学生去掌握。
他经常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还主张通过诗、乐去培养它。
在道德意志方面,他提出的“志”、“信”、“恒”三个概念很值得注意,可以作为把意志过程划分为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的依据。他特别重视道德实践,以仁德为例,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以身作则、表扬批评、主观努力等德育原则和方法,即使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关于教师心理。他很重视教师,对教师品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是两条,“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此外,他认为教师要老实,谦虚,公正无私,责己严、待人宽,不吹嘘自己、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有乐观的情绪,有坚定的志向,情绪稳定、态度庄重,等等。
孔子遗留下来的着作,仅有《论语》一书。它是孔子死后,由其门人弟子根据他平时对他们和对别人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是研究孔子思想(包括心理思想)的最可靠的文献。
此外,散见于《易传》、《大学》、《中庸》、《韩诗外传》以及《庄子》、《荀子》等着作中标明“子曰”的言论也可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