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天津人民出版社《心理学人物辞典》第104页(995字)
【生卒】:1794—1857
【介绍】:
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前,他在两江总督处任幕僚,筹划盐政、漕运、水利等改革;鸦片战争时,他奔赴浙东前线,并先后提出了“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是中国近代最早向西方探索救国真理的先驱者之一。晚年皈依佛门,病逝于杭州。
魏源把人的心理现象看成是一种“精气”的集聚,认为这种精气“集于圣人,与为敻明;藏于胸中为之智,启于耳目之间谓之聪明。
”(《默觚上·学篇十四》)这不仅使“气”神秘化,也使心理现象成了先天就存在的东西。由此出发,他对人的梦境等也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寐时之梦,寤时之心境也。夜者,昼之景;死者,生之景;鬼神者,人之景。梦中之境,游魂为变,鬼神之情状也。
”(同上)在心理学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他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看法。
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是先天的资质与后天的人为相结合而形成的,而以后天为主:“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岂天人之相易耶?曰:是天人之参也。
”(同上书,《学篇二》)他强调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如他认为居住在山里的人,“难与论舟行之险”;生活在湖边的人,则“难与论梯陡之艰”;生长在富裕环境的人“不可与论贫”;处于安闲适意境地的人,“不可与虑猝”。(同上书,《治篇四》)他把宋儒的“无欲”说加以改造,提出了“守本”、“知足”的主张,反对断绝人的一切物质欲望,从耳目口鼻身几条途径消极地“窒欲”:“常人畏学道,畏其与形逆也。逆身之偷而使重,逆目之冶而使暗,逆口之荡而使默,逆肝肾之横伕而使平,逆心之机械而使朴。
无事不与形逆,矫之、强之、拂之、阏之,其不终败者几希矣。
”(同上书,《学篇四》)在社会心理方面,他提出“人心肃则国威遒”的思想(《圣武记》序),认为“欲平海上之倭患”,必“先平人心之积患”。在学习心理方面,他认为“未有学而不资于问”,“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要求借助朋友师长的智慧来提高自己。
(《默觚下·治篇一》)
魏源的着作有五十余种,主要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孙子集注》、《海国图志》等,其中以《古微堂内集》中的《默觚》篇心理学思想较为丰富。